利物浦今夏疯狂投入2.65亿英镑,震惊英超。在很多人眼中,这家曾“精打细算”的俱乐部,仿佛一夜之间变成了“大财主”。但实际上,利物浦的投资,并非“挥金如土”美林资管,而是一场精准的、计划周密的“资本战役”。
一、FSG不是没钱,只是一直“精算”
芬威体育集团(FSG)并不缺资金,他们的策略一向是“谨慎而理性”。早在2018年,他们就曾为范迪克、阿利森豪掷千金,为克洛普打造夺冠班底;而2023年的中场重建更是助推球队再夺英超。
但今年的转会操作之所以格外激进,是因为时机成熟:斯洛特接替克洛普、管理层重组完成,FSG判断这是重塑球队结构的最佳窗口期。
二、为什么现在敢花钱?
利物浦之所以能迅速砸出数亿英镑,是因为在财政和英超利润与可持续发展规则(PSR)上都留足了空间。2023-24赛季基本“0投入+联赛冠军”的运作,让他们不仅获得了巨额奖金美林资管,还有更大的花费空间。
此外,利物浦早早在5月结束财年,在PSR计算上先人一步,而其他英超球队如曼联、阿森纳往往要到6月甚至7月才腾出资金空间,这也让利物浦能率先出手抢人。
三、“花钱”并不等于“烧钱”
利物浦的每一笔引援,几乎都有清晰的计划和财务逻辑。例如,签下维尔茨看似1.16亿英镑高得惊人,但这笔费用在账目中会摊销到5年,每年仅为2000多万镑。而与此同时,他们出售的青训球员如凯莱赫、宽萨、迪亚斯带来的利润全部一次性计入收入,形成“净盈利”。
FSG甚至可以在不出售主力的前提下,再花1.5亿英镑而不触碰PSR红线。
四、斯洛特“低调+高能”的化学反应
新帅斯洛特的务实风格也为利物浦今夏操作加分。他没有“非得要人”的强硬态度,反而在战术上充分开发现有资源。比如将格雷文伯奇改造成6号位,就是一大妙招。
这让俱乐部管理层对其信任倍增,也愿意在有把握的目标身上投入重金。
五、伊萨克,是终极梦想?
除了此前的引援外,利物浦对纽卡前锋伊萨克的兴趣已不是秘密。如果这笔潜在的1.2亿英镑交易成真,利物浦也无需“变卖家产”——因为他们已经为大交易预留了充足空间。
财政上,分期支付+摊销机制,让利物浦即便再签一人,也能保持账面平衡。而在操作上,迈克尔·爱德华兹回归掌舵,再加上斯洛特的务实与FSG的背书,利物浦完全具备再次压哨“上大分”的能力。
利物浦不是“变得有钱了”,而是“一直会算账”。他们没有盲目模仿曼城式烧钱,而是选择在最合适的时间,一鼓作气完成重建。如今,他们不仅花得起美林资管,还花得明白,也许,另一个英超霸主的周期正在到来。
倍顺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